Stay Foolish
我至今还不清楚素描中的该怎么打阴影,比如非常细腻的排线,我也不清楚素描的清晰步骤甚至什么是素描,因为我从没学过也从来没想学过。我也从没想过去学 Carl liu 或者那些从诸如 ACCD 等国外学校流传出来的手绘图,我也觉得他们画的都很不错。但我喜欢画,喜欢乱画,到现在我还是很庆幸我这个坚持,这种不求上进式的求上进(闭门造车),或许在小时候这种行为看上去像是守贞本能其实是出于讨厌,年龄增加了就相对容易理解,而现在描述起来就简单多了,因为有一个更好的语句来概括,叫做 “Stay Foolish”。
但有一点遗憾的是,写字或者书法就没有如此幸运,因为高中有硬性任务,钢笔书法是作业,而且必须要有字帖,而那时候钢笔书法字帖是庞中华的天下,那种写出来的字就像被锤子砸过一样,影响至今,写字的时候偶尔还能流露出那种被“斧正”过痕迹,非常之不爽。
当然这一种 Stay Foolish 只是一种基于个人喜好的选择,我就是在小时候也认可这种专业训练的价值,只是对自己来说没有达到一种必要性(比如想作艺术家)。在大学专业课中也有素描,只不过此时已有成见—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也是表达,还有一些粗浅的新认识比如开始对现代艺术感兴趣,不过对于素描不是那种反对的态度而是旁观。
而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被拉进被动的教育之中,在大概小学四年级左右的时候,因为自己乱画也画的不错,所以被拉进一个类似美术课外班为了参加一个什么比赛之类的活动,不过那时不是素描,好像是类似一种儿童画的课程,就是没有光影立体这些,而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很像什么”的那种画,至于画画到底怎样就不清楚了,但有一个细节给我的冲击很大。教我们的老师大概是30-40岁吧,画的很不错很潇洒,但只有画还不够,像中国画一样,他还要在画面的另外一个角落上写字题词,而那位老师写出的字确实在当时的我看来是非常幼稚的,小孩子写的字,那么就是说像幼儿写的字,其实用现在来说就是字体中常见的那种“幼稚体”或者“稚艺体”,当时对我的冲击非常大,甚至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要这样写才牛逼吗(我从二年级开始就崇拜狂草,因为可以那样写的话,作业将写的很快)?接下来我尝试了一下觉得无法接受,也就放弃了,但是这种冲击一直留在记忆之中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回忆,就是书法中的枯笔,刚认识的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大概这样写很牛逼吧,所以也东施效颦一样学着写,有意识的少蘸点墨,大力挥毫。而后是一些文人的书法作品,因为能接触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砸的书,看着一些大师写的字并不是那么横平竖直,甚至有点像那次画画课一样,看上去不精炼很幼稚,然后说是大师,大概这样就是牛逼吧,以至于一段时间曾一直描摹李叔同的那“悲欣交集”四个字,但是,那时始终对一个问题有点忐忑,就是“这样真的就牛逼吗?”我想中国艺术对意境对拙的追求多少让小时候的学习充满困惑。
想到这些,是因为在讨论《超越满意》过程中想到的一些细枝末节。我们总是在追求成熟精炼,因为它直接带来满意感,比如手绘之中我们会被这种无意识所驱使,比如流畅的线条,圆滑的过度,包括学 Carl liu 学 ACCD 也是。在造型过程中也是在寻找成熟和专业,体贴和周到,加圆角或者作出复杂的消失面,避免尖点,把汽车的曲线整合到产品上来等等。有时我们回过头去看过去的作品,比如学生时代的设计,可能会会心一笑,觉得那时的设计是如何的单纯,而这个单纯除了不成熟之外,或许还有被“走向成熟”所遗弃的,这其中不只是对于设计的认识,甚至是造型语言上,比如学生时代表达出的自己风格,也许在现在精雕细琢的作品中消失殆尽。以前可能会用简单的布尔运算来造型,比如一个按钮就是一个孔加一个圆柱体,而现在呢,一个按钮由好多个圈组成,按钮有倒角,外边有镜面不锈钢装饰圈,这个装饰圈是斜面的,还有一个直角倒边,甚至还要做纹路,再加一个蓝色LED光圈,按钮配合的孔也导上一个角,因为这样做层次丰富显得成熟。总之是越来越“光滑”。
走向成熟,天经地义
走向成熟,当然是天经地义的。可讨论的就是怎样的成熟,比如说人们会说“某某你成熟了”,这句话就让我想起老罗对此有过很精彩的描述,可以搜索他在大学的非公益演讲视频。这种被称之为“成熟”的圆滑世故也出现在设计的成熟之中,所谓圆滑世故就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立场,畅游在世俗的规则和潜规则汪洋之中,奇乐无群,唯一追求的是实效,在设计之中,这些世俗的规则和潜规则简单说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套路,而设计更独特一点就是除了外界的套路之外,自我也会形成套路,即自己有针对自己的规则和潜规则。而把设计带向圆滑世故的通常是一些易被忽视的,设计流程或者一些方法形成的规则是必须的,因为效率是一种重要的因素,而一些游离注意力外的习惯或套路,往往是圆滑世故的主要成因,比如形成视角的身体所站的位置,如果说没有意识到身体所在的位置,无论自己改变怎样的角度,所看到的总是在同一个平面之内。
“粗砺”这个词,有一个展览:unpolished (未经打磨的),比如《从雕刻到塑造》一文中说到的学生作品。同时我们也无比强调“打磨”(Polish)这个词,比如说一个好的产品是不断打磨出来的,但这不是矛盾的。设计并不是一定要去追求“粗砺”,而是不能忽视“粗砺”的价值。
“粗砺”与另外一个词类似,也是文章开始提到的“拙”,通常“拙”也用来形容很多设计,比如朴拙,通常指一个天然真诚不加修饰的设计。但是,我不太喜欢用这个词,是因为“拙”在中国文化和艺术中浸淫了太多“文人情趣”,如上面说的书法中的枯笔,也就是“拙”成为了套路和模板,可供参考可供描摹,“拙”甚至成为了一种境界和时尚,供人膜拜,年轻人亦会效仿,就像去描摹“悲欣交集”这几个字一样。当我面对一些文人雅士像农民一样去写字的时候,就感觉像我们的领导官员下田插秧一样,而当我看到一位识字不多年纪不小的农民通过“硬练”而写出的楹联时,虽然也没什么感动但是非常喜欢看。我也始终没有从那位画画老师的稚艺体中得到什么感受,或许会是一个告诫,不要学着去“拙”,而自然流露出来的“拙”我觉得在设计中可以用“粗砺”这个词来代替。
我始终不想在绘画中去学习专业的技法,我觉得这样可以永远保持自己作为一个新生来面对它,而且绘画也不是我的专业,我可以有普通人的感受,也有表达的欲望,可以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就是 Stay Foolish。当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句话出来的时候,有很多很文雅的翻译,比如“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文雅,或许就像反智主义一样对传统文人的“雅”有所抵触。“虚心若愚”或许就不是“虚心”而是谦虚,“若”就是一个否定,所以带着这样的理解,或许就会出现“学着愚笨”一样,就是文人的“拙”,而不是“粗砺”,而所谓“粗砺”,就是原本就是。就像 Stay Foolish 的 Stay 说强调的,“本来就蠢,所以一直蠢下去,别聪明起来”。我以前曾将其翻为“如若初生”,也是用了“如若”,所以还是直译“保持愚蠢”比较好,永远有一个虚心诚实的视角。
Stefan Sagmeister:怎样的好才是好
首先是 Stefan Sagmeister 在 TED 的演讲—— The power of time off (休假的力量),Stefan Sagmeister 在 TED 已经作过几次演讲了,Stefan Sagmeister 被称为是当今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也是很多设计师和年轻人的偶像,效仿跟随者无数,他为平面设计带来不少改变,比如“ Things I have learned in my life so far ”。在这个视频中 Stefan Sagmeister 讲述了他那些突破性作品的创造力来源,就是提前退休,Stefan Sagmeister 每隔7年,将自己的设计公司关掉,停止营业一年,不接客户的生意,出去旅游或者做自己的东西,用他的话来说这一年他不是设计师,他这样做是将自己的退休时间提前,并且分散到各个时间段中。或许在办公室内真的很难做出像他那样的作品。
另外是他的一篇文章《How Good is Good?》,和他的视频一样,读起来很轻松,但又能带来一些启发。从开始说到“为什么活着”的几个原因的次序改变,从“1.追求幸福 ,2.不伤任何人,3.帮助他人幸福”到“1.帮助别人,2.不伤任何人,3.追求幸福”,然后说到从他的那一年休假中学到的就是像让他设计工作室的一部分从“做酷的东西”到“做重大的东西”(significant things)。接着通过列举组合来说明设计的好坏是否给人们带来了好坏,比如好的设计和坏的目的会是怎样比如纳粹标志等等,从明星参与慈善引出了 Edward DeBono 四个同等重要的价值观(自我价值、伙伴价值、道德价值、人类价值),最后通过一些例子来说好的设计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绿坝式的笑话:民族团结柱将永远矗立天安门广场
从有人意识到是否可以永矗,到或将,到将,再到11号将定出方案,到现在搜索新闻看不到新的消息。当初绿坝是被人们一层层的剥掉遮羞布,而这次就看是如何扭捏着穿上如此华丽的遮羞布。
字体的发展与国家形象
Type is Beautiful 的文章,详细的介绍了代表国家形象的几个国家的字体,意大利、法国、法国、德国、瑞士以及奥巴马倡导“Change”下的美国。
这两篇放在一起就是为了对比。
硬件手绘
一个主要的现象就是学科之间的融合加剧使得新的设计出现,或者设计需要新的知识能力构成的设计师,就比如说这几年电子消费品领域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变化,笼统地我们可以比较 Sony 和 Apple 。而最丰富的是出现在一些新实践上,比如交互时代带来的变化,比如新媒体艺术,比如 Arduino 给 DIY 界带来的影响。
在过去,设计师都是在纸上来草绘,可非常有效表达出设计的创意和构想,草绘也是不断创意和构想的过程,那么随着电子领域的发展,我们就很难在纸上来表现了,所以就有了硬件手绘这个说法。
DEO 的交互设计师 Fabricio Dore 在 Core77 上详细的介绍了硬件手绘,Sketching in Hardware is Changing Your Life,如果觉得这个概念比较难理解,就不妨看成一个快速原型,只不过更强调硬件,以及如 Arduino 这些新涌现的工具。
希望国内也可以看到更多的这方面探索,无论是 DIY,跨学科的设计师或组合,跨领域新领域的探索……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像设计中的实物和设计的结果一样,会有各种硬性软性的结果参与,比如交互比如体验等等,不再是硬件设计完交给软件设计师,软件开发完让硬件设计师在实体上应用。
我要吐槽
其他评论(0)